【转载】OpenAI DevDay 震撼发布 GPT-5 Pro、App SDK 等五件套,有哪些亮点?

海心 23 次阅读 发布于 19 天前 预计阅读时间: 10 分钟
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58800584279814300/answer/1959668195376997308

原文

10月7日凌晨1点,OpenAI DevDay 2025 在旧金山正式开幕。Sam Altman 一上台,全球开发者的屏幕就炸了。

时隔将近两年,OpenAI带着一整套新工具回归舞台中心:GPT-5 Pro、App SDK、AgentKit、ChatKit和Codex,五件套齐发,预示着AI正式从“对话时代”迈入“执行时代”。

一、GPT-5 Pro登场:更聪明、更快、更能听懂人话

Altman宣布推出新模型 GPT-5 Pro,面向API用户开放。它不仅在推理速度上全面提升,还能与小型语音模型 gpt-realtime-mini 无缝协作。

Altman说:“未来,语音将成为人类与AI交互的主要方式。”这意味着你不再需要键盘指令,只要开口说出想法,AI就能“听懂、执行、反馈”,真正做到实时共创。

二、App SDK:让ChatGPT变成“操作系统”

在现场演示中,OpenAI展示了App SDK的威力。工作人员直接让ChatGPT调用 Canva,为一家遛狗公司生成四款海报,接着一句话让它自动生成推介PPT,全程无缝衔接。

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直接在ChatGPT中嵌入第三方应用,未来Spotify、Zillow、DoorDash等App都能被AI调用。这不是简单的集成,而是ChatGPT成为所有应用的入口。

三、AgentKit:人人都能造AI智能体

如果说SDK是入口,那 AgentKit 就是引擎。Christina Huang现场仅用8分钟就搭建出一个完整AI Agent,包括界面、逻辑、部署、测试,全程零卡顿,还剩49秒。

Altman介绍,这套工具能让个人开发者或大企业,都能在几分钟内生成“能自动执行任务的AI Agents”。

在演示中,HubSpot已率先用AgentKit升级自家Breeze AI客服系统,效果立竿见影,股价当场暴涨近7%。这波操作,被网友调侃为“Altman的嘴,比机构还管用”。

四、ChatKit:让AI对话嵌入任何App

ChatKit 是另一个重磅炸弹,它允许开发者在自家App或网站里嵌入ChatGPT对话功能,并完全自定义UI、品牌风格与工作流。

Altman说:“你可以带上自己的品牌与规则,把ChatGPT变成你产品的灵魂。”这意味着未来每个网站、App都能有自己的“AI客服”、“AI同事”,甚至是一个24小时在线、懂语境的业务助理。

五、Codex回归:编程进入“语音时代”

OpenAI重新发布 Codex,并宣布正式开放使用。

现场演示堪称“魔法时刻”:OpenAI开发体验总监 Romain Huet 直接用语音命令,让系统修改React代码、添加字幕、控制灯光,整个过程没写一行代码。

Huet说:“未来的开发,不是写代码,而是和代码对话。”这一刻,全场掌声轰鸣,开发者群体意识到——编程语言的界限,被AI抹平了。

六、Altman点名“最意想不到的开发者群体”

在正式展示前,Altman提到几个特别的用户故事。

一位 89岁日本老人已用ChatGPT开发出11款App,帮助老年人学习用手机;亚利桑那州的医学生也用ChatGPT开发出模拟病人交流的应用。

Altman说:“软件的门槛正在坍塌。未来,任何人有想法就能造App。”这一句话,几乎定义了AI的社会意义。

七、生态扩张:从模型到基础设施

OpenAI的势头不止软件。Altman在演讲中也暗示:刚刚宣布的 AMD芯片合作、与三星共建AI数据中心、以及与 Oracle和Nvidia的算力协议,正在构建一个从“芯片—模型—应用”的全链路闭环。

换句话说,OpenAI正在从一家AI公司,进化成一个新型科技操作系统,它既是芯片买家,也是应用分发者。

八、行业格局:AI世界的“App Store时刻”

这场DevDay不是简单的功能更新,而是宣告AI进入了平台竞争时代。

App SDK、AgentKit、ChatKit、Codex开发者四件套,让开发者能在OpenAI生态里直接创业、上架、变现。

当年苹果靠App Store建立生态壁垒,今天的OpenAI,正在重演一次。只是这次,入口不再是App的图标,而是一段与AI的对话。

最后:Altman在造“未来的互联网”

从零代码编程到语音交互,从个人Agent到企业应用,OpenAI正在把AI推向一个临界点:让AI成为每个人的计算界面。

这不再是模型更新,而是一场操作逻辑的革命。

大盘点!OpenAI DevDay最炸裂的亮点都在这里

平凡

平凡

新知答主

为科学点赞同 · 科学季 2025收录于 · 人工智能AI知识库

航海家 极萨学院冷哲 等 5 人赞同

重复造轮子在很多时候是自我满足的无用功,但是对于OpenAI这样有野心也有先发优势的公司就是大杀器了。

OpenAI每杀进一个领域,目的就很明确,就是要成为标准。

因为你看这五件套,每个都是在重复造轮子,没有一个是独创性的东西。

  • GPT-5-Pro,还是GPT5家族的,根据它的自动调整推理所需算力,大概率就是超级heavy版本,属于是自己宣称什么就是什么的发布。这意味着OpenAI开始向外界输出一个“动态智商模型”,既锁定了算力消费,又模糊了版本边界——你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在用哪个模型,这种模糊反而强化了平台的依赖。
  • App SDK,它真正的目标,是要让未来的每一个App都通过OpenAI的接口说话。在这层意义上,它不是在“帮你接GPT”,而是在让GPT成为新的操作系统内核。这一步看似无声,却是在悄悄重构软件生态的通讯协议。
  • AgentKit,这个太熟悉了,就是Dify和Coze的翻版,界面几乎都一模一样,只不过限制更多,只能用OpenAI提供的模型和插件。
  • ChatKit,就是一个AI大模型接口,别的模型或者第三方开发者早就做过了
  • CodeX,AI Coding Agent,早就被做烂的东西,ClaudeCursor,甚至Trae,都跟CodeX不分前后。

然而,OpenAI的真正优势,从来不在于单个产品的独创性或当下的成熟度。事实上,其初版的AgentKit在功能和灵活性上,或许远不如已经踩过无数坑、积累了海量开发者的Coze或Dify。OpenAI的“不一样”之处在于,它能凭借其无与伦比的生态引力,将同样的故事讲出完全不同的结局。

它的目标并非简单的“参与竞争”,而是利用其平台级优势,对赛道进行“清场”——将同类产品挤压至边缘,甚至彻底釜底抽薪。

这就像字节跳动当年做短视频——

快手先行、秒拍创新、Instagram布局,但最后赢的是抖音。

为什么?不是因为它最早,而是因为它用算法和流量把整个生态重排了一遍。

OpenAI现在做的,正是AI时代的这一幕重演:不是造新轮子,而是让全世界的轮子都必须在它的轨道上滚动

从某种意义上说,OpenAI正在从技术创新者转变为生态规则的制定者。

它不需要每一次都原创,只要每一次都能把旧概念纳入自己体系里,就能不断强化对“标准”的控制。

当未来开发者想做Agent、做编程助手、做AI SDK时,

他们面对的选择不再是“做什么”,而是“在OpenAI里做,还是在OpenAI外死”。

这才是“重复造轮子”的真正意图:不是为了创新,而是为了让创新者无法脱离它而生存。